关于武器装备“六性”要求

东海大仙

kkx.jpg

武器装备在产品实现的策划中,应确定的一个条款要求,简称“六性”要求,即产品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等要求。其不仅体现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更要求在产品实现全过程中都适用。具体可在一个或多个文件中体现,如在产品策划书或设计报告中体现等。

一、 可靠性: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1、  可靠性工程:为了确定和达到产品的可靠性要求而开展的一系列技术和管理活动。

2、可靠性工程的目标:两提高、两降低,即:提高战备完好性,提高任务成功性;降低保障资源要求,降低寿命周期费用。

3、  可靠性要求:不同的装备可以提出不同的可靠性定性要求和定量要求。

4、  可靠性定性要求:是为了获得可靠的产品,对产品设计、工艺、软件及其他方面提出的非量化要求,既可以包括如采用成熟技术、简化设计、冗余设计、降额设计、热设计、环境防护设计和模块化等设计要求,又可以包括如应用故障模式影响分析(FMWA)、故障树分析(FTA)、环境应力筛选等可靠性分析和试验技术的要求。

5、  可靠性定量要求:通常可选择的参数和指标有:可靠度Rt)、平均故障前时间(MTTF)、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故障率等。

6、  可靠性工程策划的要求:A、确定顾客要求;B、确定可靠性工作要求(在产品设计和开发策划中应确定可靠性工作内容,相关工作可纳入产品质量计划或可靠性工作计划,或编制可靠性大纲);C、按计划开展相应的可靠性工作;D、可靠性工作的监视和测量;E、建立故障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开展可靠性改进活动。

二、安全性:不导致人员伤亡,危害健康和环境,不给设备或财产造成破坏或损失的能力。

        如把危及安全的事件视为特殊的故障,安全性就可理解为可靠性的特例。

系统安全性工作内容可按照危险可能性和严重性,进行危险性分析和风险评估,安全性工作策划可结合可靠性工作策划一并进行。

 

 

三、维修性: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维修时,保持或恢复规定状态的能力。

    1、维修性工程:为了确定和达到产品的维修性要求而开展的一系列技术和管理活动。

    2、维修性工程的目标:两提高、两降低,即:提高战备完好性,提高任务成功性;降低保障资源要求,降低寿命周期费用。

    3、维修性要求:不同装备可以提出不同的维修性定性和定量要求。

    4、维修性定性要求:是为使产品能方便快捷地保持和恢复其功能,对产品设计、工艺、软件及其他方面提出的非量化要求。包括如简化设计、可达性、标准化及互换性、测试性等设计要求以及应用某项维修性分析技术等方面的要求。

    5、维修性定量要求:通常可选择的参数和指标有:平均修复时间、平均预防性维修时间、维修停机时间率、维修工时率、恢复功能用的任务时间。在测试性方面,主要有故障检测率、故障隔离率、虚警率等。

    6、维修性工程策划的要求:A、确定顾客要求;B、确定维修性工作要求(在产品设计和开发策划中应确定维修性工作内容,相关工作可纳入产品质量计划或维修性工作计划,或编制维修性保证大纲);C、按计划开展相应的维修性工作;D、产品设计评审和对产品实施监视和测量过程中,应当包括维修性工作内容;E、建立故障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开展可靠性改进活动。

四、测试性:产品能及时、准确地确定其状态(可工作、不可工作或性能下降)并隔离其内部故障的一种设计特性。

        通常维修性也可包含测试性。测试性工作的策划可结合维修策划一并进行。

五、保障性:装备的设计特性和计划的保障资源满足平时战备及战时使用要求的能力。

    1、装备保障性要求:可分为定性要求和定量要求。

    2、保障性定性要求:分为使用保障设计要求、维修保障设计要求和保障资源定性要求。使用保障设计要求主要包括:装备自保障、接口、充气、填料、加装、挂弹、检测等方面的设计要求;维修保障设及要求主要包括:装备维修级别划分、维修机构的维修能力,通用化、模块化、互换性等方面的设计要求;保障资源定性要求主要有:优选选用现役装备保障设备和设计中可利用资源、减少保障资源品种和数量、简化保障资源设计、人力和人员、保障设备、设施、备件和消耗品、技术资料、训练保障、包装、装卸、储存和运输保障等。

     3、保障性的定量要求:通常以与战备完好性相关的指标提出,例如:使用可用度、能执行任务率、平均保障延误时间、出动架次率、再次出动准备时间等;

       装备保障资源的定量要求包括:保障设备利用率、保障设备满足率、备件利用率、备件满足率、人员培训等。

     4、保障性工程策划的要求:A、确定顾客要求,包括:尽可能采用成熟的技术和简化的设计;实行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采用降额设计和热冗余设计等尽可能减少故障的技术;采用改善可达性、设快锁检测窗口、防差错等方便维修的措施;采用机内自动测试和隔离故障功能的设计;考虑尽可能降低对使用和维修人员及技术等级的需求;能保证正常使用时,方便快捷的获得所需资源及其他配套设施;方便快捷的获得所虚的检测、校准仪器设备、工具、配件和技术资料等;充分考虑未来使用的环境,以及在包装、装卸、存储、运输等过程可能遇到的技术借口问题;B、确定保障性工作要求(在产品设计和开发策划中应确定使用和维修所必须的保障资源的事项;交付的产品须按规定提供技术文件、配套备附件、测量设备和其他保障资源;交付后按规定对产品安装、使用或维修的技术培训、配件供应等提供服务;);C、按计划开展相应的保障性工作;D、对保障性工作实施情况实施监视和测量;E、采取措施改进产品的综合保障工作。

六、环境适应性:产品在其寿命期预计可能遇到的各种环境的作用下能实现其所有预定功能和性能和不备破坏的能力。

           应根据产品环境工程的要求,把环境试验贯穿于产品的设计、研制、生产和采购的各个阶段,通过环境试验,充分暴露在设计、试制、试验、生产、储存及材料选用等方面存在的环境适应性问题,及时改进研制质量,提高其环境适应能力。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海东博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